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依法成立

                  核心信息:

                  ?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統計,截至2014年4月底,全國已建立民營醫院11584家,占醫院總數46.3%;個體診所18.6萬個。

                  ?8月17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全國人大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全國各地會員代表及嘉賓300余名參加了會議。會議選舉產生第一屆理事會,通過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李月東、趙淳、郝德明等39名同志為第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選舉李月東同志為會長。

                  中國北京 2014年8月

                  "太激動了!我們終于有了真正屬于自己的'家'!"上海一家非公立醫療機構負責人這樣表述自己的心情。期盼已久的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終于依法成立了。這進一步表明黨和政府十分關注和重視作為我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健康發展。為此,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有了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平臺,一個能與衛生計生等行政部門直接對話的平臺。"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作為聯系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非公立醫療機構雙方的橋梁和紐帶,必將在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充滿希望地說。

                  亂象叢生 呼喚行業協會成立非公立醫療機構,是指社會資本投資舉辦的醫療機構(包括社會辦醫院、門診部和個體診所),她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肩負著為廣大民眾提供多元化醫療衛生服務的重要職責。

                  早在201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就曾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原衛生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國辦發〔2010〕58號),《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國辦發〔2010〕58號),《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有利于增加醫療衛生資源,擴大服務供給,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元化的醫療服務需求;有利于建立競爭機制,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完善醫療服務體系。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消除阻礙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的政策障礙,正確認識非公立醫療機構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為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營造良好氛圍。"

                  近幾年來,在各級政府的積極鼓勵與支持下,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呈現快速發展態勢。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的統計,截至2014年4月底,我國已建立民營醫院11584個,占醫院總數的46.3%,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350個,增長率為13.2%;此外,個體診所達18.6萬個。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非公立醫療機構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非公立醫療機構規模普遍較小、社會認可度不高、缺乏高水平的醫療專業技術人員和合理的人才梯隊、有關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玻璃門、彈簧墻"現象依然普遍、行業出現信譽危機等。

                  郝德明指出,非公立醫療機構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以上諸多問題,是由于長期無序發展造成的。"這些問題涉及國家相關政策的研究、與政府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和行業自律,不是哪一家非公立醫療機構所能夠解決的,需要整個行業和社會的努力,更需要一個能夠真正代表和反映非公立醫療機構訴求和呼聲的行業組織進行深入研究和整體推動。"

                  出臺政策 鼓勵支持協會發展

                  為此,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2013年12月30日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支持和鼓勵有關協會、學會在職責范圍內對非公立醫療機構進行行業指導,加強行業自律,維護非公立醫療機構合法權益。支持非公立醫療機構成立獨立的行業協會。"

                  郝德明介紹道,盡管非公立醫療機構已占全國醫院總數46.3%,但卻沒有一個能代表他們利益的國家級社會團體,沒有一家專門面向他們的全國性行業組織。"我們了解到,在一些學、協會中,雖然建立了民營醫院分會,但均沒能達到廣泛吸納各級各類非公立醫療機構的職能,且由于均為二級分會或專業委員會,在決策、引導、監督和維權自律方面均受到極大限制。因而成立專門的非公立醫療機構自己的行業組織,既是行業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強行業管理的現實之需。"郝德明說。

                  尤其在黨的十八大三中全會關于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精神的指引下,我國的社會組織在社會管理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

                  郝德明認為,成立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行業協會符合當前國家醫改的方向,適應國家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轉變職能的需要,對于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健康發展必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應運而生 推動非公立醫療機構健康發展

                  8月17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全國人大會議中心舉行。受會議邀請,中國醫師協會會長張雁靈代表兄弟行業協會到會祝賀并致辭。

                  按照大會民主程序,依次采用舉手表決方式,分別表決通過了《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章程(草案)》、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會費繳納標準及管理辦法(草案)》、《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選舉辦法(草案)》和《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總監票人、監票人推薦人選(草案)》等四個重要文件草案。

                  按照表決通過的協會章程和選舉辦法,大會采取了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曹亞民等170名同志為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

                  在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會議依照理事會既定議程,采取舉手表決方式表決通過了《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第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會長、副會長、秘書長選舉辦法(草案)》和《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總監人、監票人推薦人選(草案)》。并依照協會章程和表決通過的"選舉辦法",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采取無記名投票表決的方式,選舉李月東、趙淳、郝德明等39名同志為第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選舉李月東為會長,選舉趙淳、郝德明、李鏡波、黃衛東等17名同志為副會長、郝德明同志兼秘書長。

                  在該協會成立大會上,李月東會長就如何做好協會工作,如何為廣大會員服務,以及做好政府主管部門的參謀和助手,發揮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提出了工作打算和工作要求。與會代表對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的成立均表示由衷的高興,并表示愿與協會一道為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和壯大攜手并進,共同努力。

                  據協會章程顯示,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將從事開展以下業務內容:1、宣傳國家法律、法規,貫徹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國家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的重大工作部署,做好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非公立醫療機構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改革、發展與建設。2、依法維護非公立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努力營造非公立醫療機構和諧的服務秩序。3、針對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中的問題調查研究,向國家主管部門反映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發展狀況、主要困難和重點訴求,為國家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以及政府宏觀決策提供科學、客觀依據。4、組織社會力量和專家學者為非公立醫療機構提供各種服務,包括業務培訓、管理咨詢、臨床技術推廣、業務咨詢等。5、積極組織、策劃、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組織動員社會資本在欠發達地區投資舉辦醫療機構,鼓勵非公立醫療機構以多種形式支持基層和欠發達地區衛生事業發展。6、根據規定編輯出版社會醫療領域科學管理、學術研究等期刊、信息資料等。7、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與其他國家或地區有關社會團體、非公立醫療機構之間的管理經驗分享和臨床技術交流。8、承辦政府有關部門委托的其他工作。

                  成立大會后,由李月東會長主持召開了首屆理事會第一屆常務理事會,會議研究討論了協會當前和下半年的主要工作任務。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综合精品国产精品v欧美v日韩v日产v一级一区二区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院97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16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视频,日韩v欧美v中文在线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av中文字幕网免费观看亚洲国产中文字幕新在线中文字幕性无码一二三区,欧美日韩精品二区在线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不卡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